总能遇见一群人,在公园里游手好闲,看起来像在消磨光阴,被世人称为“懒汉”。事实上哪里没有消磨光阴的嫌疑呢?工作上摸鱼煲剧、插科打诨的大有人在,办公室内斗地主、刷副本的屡见不鲜,工厂里打卡睡觉、打嗝放屁的不足为奇,连紧张繁杂的田间大多数人也会忙里偷闲嘬口烟、家长里短的扯上一通。只是人有事在身,就不能把“懒”字冠之而已。是的,聪明的你好像发现了:不为点什么而做的事,就叫懒。
人没有不懒的,可在人们眼中,“懒”可不是个什么好词,是要被鄙视和受批判的,所以很多人掩耳盗铃的防止这个词落带自己头上。就拿来我来说,四处去闲逛,也总要抱着换个风景或许会豁然开朗而有灵感作出好文章的目的才算心安理得。
人,越年轻就越害怕别人的眼光,所以这群人大多年过不惑。里面当然也有不少女人,但女人们是有陪孩子玩耍的任务的,那就不能随便称她们为“懒婆娘”。剩下的那些来这闲散度日的人,那些老大不小的汉子,才能当得起“懒汉”这个骂名。我算是公园的常客了,而且终日无所用心,所以应该也能被归结为懒汉了。有幸的加入他们后,发现很多事自己以前都没有看明白。他们虽然看似茫然四踱,或是直接愣愣的坐着发呆,看样子不为所动,神态却是怡然自得,眼中似有流光。难不成“懒汉”都是经历过思想觉悟的人,看破红尘后来此思考人生的?那些打牌和看手机的,从他们舒颜展眉的神态来看,我想他们也收获到了自己预想的快乐。是的,在这样优美的环境中想必做任何事都是心情舒畅且容易沉浸的,他们利用最少的资源收获了最大的快乐,从这个层面上看是相当聪明的。当然,也有人是来特意来睡觉的,或赤膊坦胸,大腹便便的盘腿而盹,一起一伏的像颗掉在地上的果冻,又或躺在草坪上,将臭脚挂得老高,发出呼噜噜的鼾声来。保安亭的大叔也被这酣畅淋漓的鼾声所感染,也加入队伍中来,与周公坐而论道。我很疑惑,睡则睡矣,怎能睡得如此香甜呢?是因为壮志未酬以致夜不能寐吧?是受不了妻子整日的唠叨故来寻清静吧?是想让星夜的灿烂渗进美梦吧?此间有凉亭树影,鸟语花香、凉风习习,确是解决夏热春困的好去处,况且若是乐得自在,背靠黄土、面朝蓝天抵足而眠,也确实要比家里的床香。其中之趣,没有体验过的人是不知的。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亭子旁的停车场。丁大点的地方密密麻麻停满了汽车,前挨后堵的,水泄不通。一西装客来,原本悠闲自在的模样看到自己的车被堵得难以自拔,瞬间眉毛就拧成了核桃状。来回查找,方拨通好几号车主电话,唤其速来挪车。等待期间反复看表,金句频出,热汗涔涔的,迫切忧惧之心溢于言表。老大一会,拖鞋穿衣匆匆来人,拐车倒车出车又进车,一番费力伤神后又恢复原状。片刻,又见踱来一西装客……一方寸土就是如此重复上演着去来忧急,戏也。忧者自忧,劳者自劳,全然不像我们这群懒汉,偏安一隅,各占凉亭一角,呼呼大睡也。
梁实秋在《人没有不懒的》写到:“所谓静生动,动必作出一番事业。端教一个人立于天地间无愧。若忽忽不知,懒而不觉,何异草木!一株小小的含羞草,尚且不是完全的“忽忽不知,懒而不觉!”若是人而不如小草,羞!羞!羞!”
此言固然在理,但懒汉也觉羞吗?其实不然。在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后,人或多或少都有点看破红尘的冲动,他们可能还无法摆脱责任和金钱的限制隐于深山,只好先在城里找个小山丘,看能否参悟点什么。知道自己懒而无益,浑浑然不知所求,才算是真的懒,懒汉若是真能在懒散的时光中悟出些什么来,那反而称得上是大智若愚了。
人没有不懒的,试问谁何尝不想懒点?能躺谁愿意站着?只是没有还到达自己想要的结果,不能“懒”罢了。其实说白了,懒人就是容易让自己满足的人。人生在世,各有各的活法和追求,倘若懒汉天生就追求这种无所事事、闲散清净,那相比之下,懒汉倒是要比西装客成功了。世上纷争喧嚣不断,整日都要分得个是非黑白对错,如懒汉这般自得自乐、懒得根根计较的人,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是一种境界。所以,我以为“懒”并非不可为,只要你没有影响他人和伤害你认为重要的人,也不是想做“存天理,灭人欲”的圣人,没事大可闲散逛一逛,吃个小苹果,做一个高寿、懒懒的我。
言至于此,我好像有点“劝懒”之嫌了。罢了,清风徐来,我醉欲眠君且去,不想作文矣。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