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四。走亲戚。正好老人过生日,也隆重。来的有五六家。
坐进院子里的小马扎上之后,看着大门外源源不断地往里进人,有些眼花缭乱。来了五六个舅,四五个姨,但都不认识。
我像梦游说梦话一样飘了过去,嘴里含含糊糊地叫着舅啊舅啊姨啊姨……他们面带微笑,也都照例夸起了我不能称之为身高的身高。
哎呦歪,几年不见,他都长这么高啦。
我说,是啊是啊,可不是嘛。其实我十年前就是现在这么高。
我感到奇怪的是,今天这场面,三十余众,为什么只有我一个年轻人?
不过,就算再有几个年轻人情况也不会有所改善,还是会不知道跟谁说什么。院子里人声鼎沸,像有一万个人在你耳边说话。
就在我面露难色之际,我看到身旁有一个十岁左右的姨兄弟跑了过去。他正准备去拿他热好的纯牛奶。
你站住,我说。
他脖子一扭,反应有些惊讶。咋了,他问。
不咋,我说,聊聊。
聊啥,他又问。眉头皱了起来。
他这一问倒把我问住了。我只能像他见到的那些讨厌大人一样。
你多大啦?今年几年级啦?考试考多少分呀?
语文九十五,他说。似乎既对我的问题进行了选择性回答,又说出了自己最为得意的部分。
我突然想起来,自己四年级的时候因为考试不及格,被班主任赶到操场上的画面。那这五分少在哪呢?我问。
作文,他说,是作文扣了五分。好像少这五分是可以原谅的,理所应当的。
那也不行,我说,这五分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怎么避免,他有些不服地问。
为了回答他的问题,我只能给他讲起我虽然知道一些,然而实际上却并不曾拥有的东西。
你得有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知道吧?你得解决好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知道吧?你得清楚虚构和非虚构的界限在哪里知道吧?你在落笔之前要有自己的结构知道吧?你在日常生活中要对每一个事物仔细观察知道吧?具体到行文上,你在描写的时候要使用最贴切的词汇知道吧?
他显然被我整懵了,似乎愿意跟我聊聊了。
咱们换个地方,我说。
我们左绕右绕,从摩肩擦踵的院子中来到了门口的小河旁。
他还有个五岁的弟弟,似乎以为我们在进行某种神秘的活动,也扔掉了手中的老虎玩具从院子里钻了出来。
这样我就有了两个听众。
我信手从树上摘了一片叶子踩进了土里。我开始发问了。你们能告诉我这是怎么回事吗?
他们摇了摇头。我等的就是这个信号。
我开始了从小到大又从大到小的讲解。从生物的形成和进化,再到物质的分解和循环,最后又回到食物网的变化与联系……我几乎耗尽了自己毕生的知识储备。我有些累了。
小孩子的好奇心是可怕的,它永远会超出你的意料之外。五六岁的小兄弟猝不及防地发问了,哥哥,人是从哪里来的呢?
坦白讲,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际上颇为棘手。
十岁的小兄弟抢了我的话。人是猴变的,他说,我看过达尔文的进化论。
他说的有些道理,但我显然不能只是简单认同他的话。
这也不一定,我说,等你到了我这个年纪你就知道了。
五岁的小兄弟挠了挠头。我又把从小到大再从大到小的理论说了一遍,从生物的形成和进化,再到物质的分解和循环,最后又回到食物网的变化与联系……
十岁的小兄弟说话了,哥哥,这个你好像说过了。你说的就是食物链吧,我们课本里学过。
我也说话了,那你说说食物链是怎么回事?
简单地说就是大的吃小的,他说,关于这个我还写过一篇童话。
哦?什么童话。
从前有一只蚂蚁,他说。
然后呢。
他每天背很重的东西,他感觉很累,很不开心。
然后呢。
然后他很羡慕树上的蝉,他就想变成一个蝉,每天什么事也不干,就在那没完没了地叫。
然后呢。
然后没想到他真的就变成了一只蝉。他有了一对呼扇呼扇的翅膀。
然后呢。
然后他发现他原来羡慕的那只蝉死了,身体只剩下一半。
这是怎么回事呢?
因为这只蝉被螳螂吃掉了。于是他就又想变成一只螳螂。
然后呢。
然后他就真的变成了一只螳螂。他拥有了一对夹人的大钳子。
然后呢。
然后他原来羡慕的那只螳螂也死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
因为这只螳螂被青蛙吃了。
然后呢?我猜他又变成了一只青蛙。
然后他就真的变成了一只青蛙。他有一条很长的舌头。
然后呢。我真想看看这个故事到底怎么收尾。
然后他发现他原来羡慕的青蛙也死了。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他被天上飞的老鹰吃掉了。
然后呢。
然后这只蚂蚁就梦醒了。他又开始老老实实地背起自己的粮食,不再羡慕别人了。
确实是食物链,我说。
但是我还没想好起什么题目。
就叫蚂蚁的烦恼吧,我说,但你的结尾还要升华一下,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开头说完蚂蚁烦恼的产生,最后还要再说一下蚂蚁烦恼的消失。
我俩的对话终于有了间歇。
五六岁的小兄弟不知是真的有问题要问,还是要在这方面超过他的哥哥。刚才讲故事的空挡,他显然积攒了许多问题要问。
他忽而随手指着一棵树上的斑点问我,这个为什么是黑的?忽而又信脚踩着一片树根问我,它们为什么这么长?他的问题比他哥哥更棘手,直指世界的本原,我感到有些难以招架。
可能看到两个哥哥都在这里玩,他们两岁的妹妹也从院子里加入过来。她显然刚会跑,到处跳来跳去。但她还不会说话,她指着一只红色的公鸡对着我哇啦哇啦地说着什么。有些话他的哥哥能当翻译,有些话连她朝夕相处的哥哥也理解不了。
就这样,我莫名其妙地瞬间成了一个孩子王。
十岁的小兄弟给我讲着他未来的童话写作计划,在我给他推荐了《爱花的牛》和《兔子共和国》等几本书后,他也急切地要把自己看过的书推荐给我。
五六岁的小兄弟还在指着远方的一辆电三轮,不断地问我上面的文字到底写的什么意思。
两岁的小妹妹也从路边抓起了一把杂草,对着我哇啦哇啦地说着什么,像是在念着什么咒语。
我感到耳边仿佛有三万个人在说话。
是空气中的饭香提醒了我,我们已经出来很久了。
我转身望向院子里,我的五六个舅和四五个姨已经摆上菜准备吃饭了。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